当前位置: 基希讷乌 >> 基希讷乌机票 >> 当我的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发生。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麻疹等等。
每个家长遇到孩子生病的时候都是谈“病”色变,无论是谁都不例外,但是想跟大家说的一句是,无论你有多慌,你有多害怕,你有多紧张,你必须都得淡定。就这几天,我的孩子经历了疱疹性咽峡炎,我把我的经历分享给各位宝妈,希望给各位玻璃心的妈妈们一点安慰剂。
豆豆班级即将举行六一演出的时候,那几天我去学校参加家长排练,无意中听到班级里有两三个孩子发烧的事情,心里就想,事情有些不好。因为大概每年六月份的时候学校都会容易出现类似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一些传染性疾病。果不然,两三天孩子放学后回家,摸着稍有热,当时想也许是孩子欢着玩导致的体温暂时升高。
结果到睡觉的时候测一下体温37.8,对于我来说,遇到孩子生病还是能够做的到淡定,就给孩子喝了杯热乎水,然后睡觉,半个小时后他自己出了一些汗,烧也就退了,然后就安稳的睡了一夜觉。到了第二天白天没烧,靠近中午的时候偶尔说自己肚子疼,嘴巴疼,我用手机照了他嗓子看了看没问题,就没放在心上,等到晚上吃晚饭得时候,他还是说自己肚子疼嘴巴疼不想吃东西,我看了看他肚子,我猜可能是孩子腹部淋巴林发炎,外加有些胀气。于是给孩子吃了一些益生菌。用手机又看了看他喉咙,仍然是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对于孩子腹部淋巴结发炎问题以后普及)。到了睡觉的时间,用手试了试孩子额头,发现有烧,但是温度不高,我也就没有做任何处理,一夜安全到天亮。
再这里,我再帮大家把发烧的知识普及一下。
通常情况下,腋下温度超过37.2°C,耳温超过37.8°C,口腔温度超过37.5,肛门温度超过38.0°C定义为发烧。但是对于婴幼儿来说,腋窝温度低于37.5度就不算发烧,因此,腋下温度38.5°C以下的患者,如果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好,吃喝拉撒睡等等不受影响的话,没有必要使用药物去治疗发烧。可以先使用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四种:
第一,是洗温水澡,通过洗澡的方式达到全身散热的目的。但是前提是温度要适宜,注意调整好浴室和其他房间的温度,不要使二者相差太多。
第二,是用温湿的毛巾擦身体。毛巾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7℃左右。用温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下和四肢等部位。毛巾擦身体降温的原理是让皮肤血管扩张,让他体内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而且用温湿毛巾擦拭身体时,沾在身上的水蒸发,也会带走一部分热量。
第三,是少穿少盖少包裹,前提孩子不是处在温度上升期。
第四,最重要的一步发烧的时候要记得多喝水,水分排泄的过程可以加速体内热量的排出。但是一定要少量多次地喝,不要一次喝太多,否则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当腋下温度超过38.5°C的孩子,推荐使用退烧药退烧,主要目的是缓解发烧给人带来的不舒服,以便孩子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为对抗疾病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保持体力。
全球广泛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安全实惠退烧药是两个口服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一,对乙酰氨基酚:首选退烧药,适用于3月龄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对乙酰氨基酚合理剂量下使用安全性高,但超过最大剂量服用会造成肝损伤。常用的复方感冒药中,90%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个成分,如儿童用的氨酚烷胺颗粒、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酚麻美敏混悬液,以及成人用的日夜百服咛、白加黑感冒片等。如果服用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退烧的同时,也在服用上述复方感冒药,就很容易因为重复用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因此服药前要仔细核对药物成分,避免含相同有效成分药品叠加服用。
对乙酰氨基酚除了有口服剂型外,还有另外一种剂型:通过肛门给药的剂型,即栓剂。在国外,肛门给药很普遍,不过由于我们国家文化的原因,大多数中国人对这种用药方式接受起来还有困难。但对于有些情况,比如给宝宝喂药时,宝宝会呕吐,或者宝宝夜里发高烧,不想把宝宝叫醒,这些时候用肛门栓就会方便很多。
栓剂的吸收不经过肝脏,也不刺激胃肠道,比口服的方式起效要快,因为药物直接就从肠道黏膜进入血液了。但是,从吸收率角度来讲,口服吸收率高,栓剂通过黏膜对药物进行吸收,吸收率就低一点。
。
二,布洛芬:备选退烧药,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布洛芬退烧作用比较强,退烧过程中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布洛芬退烧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的患者。同时,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要谨慎使用。布洛芬不良反应还包括可能会诱发哮喘,有哮喘的宝宝应慎用。这种药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安全,但过量容易造成肾损伤。
三,持续高烧不退,才考虑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最小给药时间间隔是4小时,当对乙酰氨基酚用了最大剂量后两小时烧还没退下来,这时只能交替使用布洛芬,这两种药交替使用的最小时间间隔是两小时。交替使用时,两药各自每天最多使用的次数不变,即对乙酰氨基酚最多6次,布洛芬最多4次。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天只需服用两三次退烧药就能退烧时,建议选择单一退烧药,因为每增加一种药品,就会使得吃错药的风险增加一倍。因此用一种退烧药就能控制发烧时,不要交替使用两种。另外,吃药退烧时也要少量多次喝水,加快排泄进程有利于带走体内热量。希望各个宝妈们能记住。
接上面继续说,早上起床后豆指着自己的喉咙跟我说,妈妈疼,我用灯照看了看,五六个疱疹,我的豆得了疱疹性咽峡炎,但是我却不担心,因为我知道疱疹性咽峡炎是一个很快就会恢复而且也是一个没有特效药的自愈性疾病,我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加精心护理。
对于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来说,吃喝和喉咙疼是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给孩子的饮食上一定要选择容易吞咽,而且凉的食物或者是奶或者是水,豆豆很配合,没有出现拒绝喝水或者拒绝吃饭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的耐心比平时要多些,想一些好方法让孩子吃点喝点。
很多孩子出了疱疹后可能还会伴随着发烧的情况,这个时候你要淡定起来,只要孩子能吃能玩精神好,体温也没有必要一直测量。
豆豆接下来三天,也没有烧,偶尔吃东西的时候喝水的时候会跟我说有点疼,我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三天后,一个健健康康的豆豆回来了。
无论是手足口还是疱疹性咽峡炎,都有极大的传染性,豆豆的这次疱疹性咽峡炎的原因就是幼儿园里孩子间的相互传染,豆豆班级里有一多半的孩子都传染上这个疾病,所以,当你的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带去公共场所,也不要带去小朋友多的地方,首先,你得为自己的孩子负责,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其次,为了其他孩子考虑。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都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A16和肠道病毒EV71引起,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A型引起,包括A1-6,8等,EV71也可以引起疱疹性咽峡炎,但比较少。
因为导致发病的病毒差不多,所以两个病的症状也很相似,都可能会有发烧,喉咙痛,头痛,呕吐这些症状,也都可能会有疱疹。只不过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局限于咽喉部,以咽后壁,扁桃体,软腭为主,而手足口病的疱疹除了可以出现在口咽部,还可以出现在手、足、屁股、腹股沟区,除非是出现了这些部位的疱疹,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很难区别。
同样是肠道病毒感染,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完全不同,有的孩子感染后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只表现为发烧,有的发烧、头痛背痛呕吐,有的连同疱疹、喉咙痛这些症状全都出现,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也因人而异,有的持续两三天,有的持续一周,也有极少一部分出现脑炎这样的严重并发症。对疱疹性咽峡炎来说,小一点的孩子发烧更厉害,大孩子头痛背痛的症状更明显。
因为和手足口病一样都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没有针对肠道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所以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也和手足口病一样,都是以对症治疗为主。体温超过39度孩子明显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吃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这些药物同时也有止痛的效果,同时可以缓解喉咙痛、头痛背痛。
为减轻咽喉部的刺激,尽量给孩子吃清淡的,不需要怎么咀嚼的食物,喉咙痛得比较厉害的时候,给孩子喝凉水、冰水、吃冰棒,一方面可以暂时缓解一点疼痛,另一方面可以补充水分预防脱水,除此之外就是等自愈。
疱疹咽峡炎怎么护理?一篇来自问药师平台精选问答告诉你~
1,手足口疫苗多长时间接种一次?需要接种到多少岁呢?疱疹性咽峡炎有疫苗吗?
手足口疫苗从宝宝6个月就可以开始接种了,一共两针,间隔一个月接种,根据疫苗的厂家不同,在三岁或五岁前接种完毕就可以了,不需要再重复接种。
疱疹性咽峡炎并没有专门的疫苗,但由于EV71也可能引发疱疹性咽峡炎,所以EV71手足口疫苗对于疱疹性咽峡炎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2,去年夏天得过咽峡炎,会有抗体么?能抗住手足口么?
由于这两类疾病都是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或其他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人体并不会生成稳定有效的抗体,因此对一种病毒有了抗体,不代表对多种病毒抗体,所以以前得过并不代表以后不会再得。
3,大量流口水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之一吗?
口腔中的皮损可能引起疼痛,继而刺激唾液的过度分泌,吞咽疼痛又会让宝宝不愿意将唾液吞下,因此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都可能引起流口水的症状表现。
4,4个月宝宝周五晚22点发烧38.6,周六38-39,周日退烧到现在。手上有疹子,手心手背有水泡样疱疹,脚上有一个,医生配了利巴韦林喷剂我没用,还有康复新液,我涂了三次,昨晚开始结痂了手臂,是慢慢好了吗?两个医生两个说法,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第一个说是疱疹性咽峡炎,第二个医生说是手足口,不能上图,着急
引发这两种疾病的病毒类型是有相同的,因此孩子如果出现出手足的皮疹,那么手足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过应对方案是类似的,在家中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利巴韦林和康复新液并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皮疹也能自行消退,如果出现了重症表现,及时就医就可以了。
5,宝十个月时静脉滴注一次地塞米松,口喷一次利巴韦林,我想知道对孩子会有影响吗?
这些药物对孩子的不良作用大多是速发型的,如果当时没有明显不良反应,不需要担心后续的不良影响。
宝宝得病的时候家长进行护理,家长是否也会有感染的风险?怎么预防?
成人感染手足口病的比较罕见,但不是绝对没有。虽然我们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完全隔离,但是必要的消毒措施还是要做的。
今天医生诊断疱疹性咽峡炎,白细胞16.8,医生让挂抗生素治疗,我拒绝后开的头孢,猴耳环,牛磺酸和开喉剑,请问这样可以吗?另外宝宝唇周、耳朵、手臂出现小疹子,是咽峡炎的症状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引起,使用抗生素无效,如果医生考虑合并了细菌感染,可以使用头孢等抗生素治疗,猴耳环,牛磺酸和开喉剑对于病毒或细菌感染的有效性均不明确,不建议使用。
咽峡炎通常不会在口外出现症状表现,因此宝宝耳朵等处的皮疹原因您需要进一步与医生确认。
女儿三岁四个月,周六体温39摄氏度,验血是细菌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服用过退烧药,头孢,今天是第四天,仍然见疱疹。还需要怎么治疗?
如果发热消退,没有其它的合并症,按疗程使用抗生素应对细菌感染就可以了,疱疹是自愈性的皮损,不需要特殊治疗。
疱疹容易复发吗?
一般情况下很少复发,都是经过丘疹,疱疹,疱疹破溃,溃疡,溃疡愈合这个阶段后就痊愈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