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希讷乌

西安入选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

发布时间:2022/5/4 12:32:08   点击数:

从陕西省发改委了解到,为深化拓展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机制,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正式印发了《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区名单》,确定将北京、西安等22个城市(新区、开发区)列为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区。西安为西北地区唯一一个入选城市,合作期为—年。

据了解,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欧盟委员会建立了区域政策合作机制,旨在促进中欧在区域政策领域相互理解和双边合作。多年来,中欧合作机制日益完善,合作领域逐步拓宽,合作内容持续深化,有效促进了经贸畅通、产业协作、文化互通和人员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本轮入选的22个中方案例地区充分体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便利的交通区位条件、较高的区域开放水平,对外合作基础扎实。

西安在中欧区域合作的基础如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西安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合作,不断做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城市综合实力、影响力和显示度持续提升。

投资经贸合作蓬勃发展欧亚经济论坛成功举办

10月18日至20日,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这对于服务国家外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助推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论坛期间,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学各界与会嘉宾深入沟通交流,为欧亚各国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10月18日上午的全体大会上,科学技术部发布了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城市,西安入选,位列第五。

通道连接畅通高效陆空枢纽释放新动能

在铁路方面,中欧班列长安号累计突破列,今年已突破列,持续保持了开行数量、货运量、重箱率三项核心指标全国第一,成为全国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随着中欧班列(西安)的集结效应日益显著,陕西正在加快速度构建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为枢纽的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开行中欧班列逐步实现了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通过“通道+口岸+电商+产业”的模式,带来了贸易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快速聚集。

今年,冠捷科技、隆基股份、陕汽重卡、陕西拓日等企业纷纷发出出口专列,“陕西制造”搭乘中欧班列(西安)走向世界,中欧班列(西安)、铁海联运、空铁联运共同形成的立体物流大通道,正在释放出强劲动能。

在航空方面,目前,空港新城已联合西部机场集团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38条,其中国际航线19条,覆盖欧亚及北美13个国家的18个城市,初步构建起面向“一带一路”,辐射全球的航线网络。下一步,利用第五航权和机场三期建设的有利契机,大力拓展全货运国际航线,进一步拓展西安向西的航空贸易大通道。

西安朋友圈再扩大与欧洲多国建立友好国家城市

截至年11月17日,陕西省的国际友好城市已经升级到百位数。11月17日晚,在陕西省百对国际友好城市结好庆祝大会上,陕西省与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西安市与摩尔多瓦基希讷乌市先后签署友城结好协议书,陕西收获第和第个国际友城。经过四十七年的深耕细作,陕西国际友城数量突破百对,遍布全球五大洲41个国家。其中,西安不断扩大“朋友圈”,携手英国、法国、德国、阿根廷等欧洲多国城市为合作与发展创造机遇。

陕西省发改委表示,将会同西安市尽快做好与欧方结对以及合作协议准备工作,进一步完善合作方案,创新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容,深度融入国家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总体布局,为打造西部地区重要对外交往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工业园区"双碳"目标咋实现企业如何从中受益

再帮扶一把:落实落细小微企业纾困政策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浦东:打造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

新论-创造良好科研创新环境

技术改造促制造业加快提档升级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具有两大优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aoqiongq.com/jxnwdt/225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