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希讷乌 >> 基希讷乌经济 >> 最悲情的苏联加盟国,没能力独立建国,想加
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宣告解体,这个庞然大国被肢解成15个部分,其间包含东斯拉夫3国,波罗的海3国,中亚5国,外高加索3国以及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国摩尔多瓦。摩尔多瓦面积3万3千平方公里,人口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国,它在苏联很多加盟国中的存在感最低。
前苏联即将解体时,原加盟共和国担心会日后被北约制裁,所以联合了其中12个国家,建立了新的组织独联体,打算用他代替苏联继续与美博弈。
只不过独联体的发展并没有那么顺遂,影响力也越来越小,目前只剩下9个成员国,而其中一个就是本期的主角摩尔多瓦共和国。
摩尔多瓦是一个被两国包围的内陆国家,由于靠近黑海,所以他也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近的内陆国。但它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它原本也属于临海地区,是比萨拉比亚造就了他如今的地理国家类型。
▲摩尔多瓦位于欧洲东南部,被乌克兰和罗马尼亚包围
比萨拉比亚其实就是摩尔多瓦,前苏联兼并掉他之后,把他南部沿海的地方分给了乌克兰,而剩下的大部分领土就与乌克兰的德左领土合并,最后组成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摩尔达维亚(苏联时期的摩尔多瓦)。
其实摩尔多瓦在被苏联兼并以前,还与罗马尼亚短暂合并过22年,后来因为德国法西斯横扫西欧,小协约国罗马尼亚被苏联趁火打劫,最后才失去了这片领土。
究竟摩尔多瓦的领土是如何被苏联抢走的?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渊源?而摩尔多瓦为何在独立之后,没有选择再次与罗马尼亚合并呢?
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身上流着相同的血液,因为他们都属于达基亚人的后代。而达基亚是从罗马尼亚北部起源的,在古代也是一个王国,后来被古罗马帝国征服统治后,当地民族与罗马人通婚繁衍,才有了现在的摩、罗,所以严格来说,他们其实是达基亚人与罗马人的后代。
后来西罗马灭亡之后,达基亚才开始分支出三个自治公国,分别是瓦拉几亚、摩尔多瓦以及特兰西亚瓦尼亚。
▲瓦拉几亚是早期的罗马尼亚,而特兰西亚瓦尼亚位于罗马尼亚(现)中西部
三个自治公国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东北部,而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交界地带,是欧亚联系的陆桥,除了靠近地中海的重要航线外,还拥有可以扼守黑海的地理优势,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欧洲列强的角逐之地。
生活在该区域的三公国,不可避免的成为强国的牺牲品。先是16世纪被奥斯曼帝国侵入统治,奥斯曼帝国衰退之后,又马上被欧洲列强瓜分“遗产”。
其中,奥匈帝国抢走特兰西瓦尼亚,沙俄夺走摩尔多瓦南部的三县领土(比萨拉比亚)。三公国最后只剩下了瓦拉几亚,他与摩尔多瓦的剩余领土合并,组成了罗马尼亚王国。
罗马尼亚建立国家之后,为了收回之前失去的领土,卷入了一战战场。同盟国为了拉拢其加入,承诺战争结束后,会把沙俄占有的比萨拉比亚还给罗马尼亚。而协约国也不甘示弱,将奥匈帝国占有的特兰西瓦尼亚及部分匈牙利领土作为筹码,用来拉拢罗马尼亚加入自己的阵营。
在随后的苏德战争中,摩尔多瓦成了战场,大量的男性战死,造成摩尔多瓦至今男女比例严峻失衡。摩尔多瓦以美女如云著称,有人剖析说,这正是罗马尼亚人和俄罗斯人混血的结果。
俄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它的版图大部分是通过武力扩张得来的,所以在沙俄逐渐瓦解的时候,俄国境内的多民族开始掀起独立浪潮,比萨拉比亚就在其中之一。
比萨拉比亚通过民族自决运动,宣布成立了摩尔达维亚民主共和国,但是他并没有和其他民族一样,得到苏俄政府的承认。
因为残留在他境内的原沙俄部队,与部分苏维埃政权联合在一起,组成革命部队去阻挠比萨拉比亚的独立。最后他被逼无奈,只能向兄弟国罗马尼亚求助。
罗马尼亚为了拯救同胞,用武装干涉的方式占领比萨拉比亚,并且捕获了许多苏维埃革命者。苏俄政府感到非常愤怒,他们认为罗的行为并不是为了解放比萨拉比亚,而是为了反俄国革命。
苏俄打算组织革命武装去解决领地的归属问题,罗马尼亚担心武力不敌苏俄,用了缓兵之策,与苏俄签订了《雅西合约》,内容主要是以“让罗马尼亚撤出比萨拉比亚”为主。只是,合约签订之后,罗马尼亚并没有履行撤兵义务。
因为苏俄为了尽快退出一战,与德国进行了停战谈判,结果被德国要求割让大面积国土,苏俄政府出于对政权巩固的考虑,被迫与德签署《布列斯特和约》,和约中除了割让领土以外,还有一条是承认乌克兰独立,并从乌撤兵。
到了苏联解体之后,摩尔多瓦也获得了独立,可是从前面介绍的前史我们可以知道,摩尔多瓦在前史上一向都是被他人统治的,并没有独立建国的经验和才能,他们天经地义地想重新加入同文同种的罗马尼亚,可是,俄罗斯并不能赞同,由于罗马尼亚是一个亲西方的国家,他们是北约国家,也是欧盟国家。
教师招聘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