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希讷乌

剑桥分析大数据案始末

发布时间:2021/5/5 23:14:45   点击数:

作者简介:

陈波,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侯涵斌,中央财经大学法律硕士。

剑桥分析破产始末

01

年5月2日,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Analytica)正式在英国启动破产程序,立即停止所有运营。据CNN报道,剑桥分析公司表示,其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并称其仍坚持“对其员工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坚定信心”,但是无奈“围堵媒体报道”已经驱走了其客户和供应商,生意伙伴相继离去导致其无法继续经营,这才只好宣告破产。

而这家公司正是Facebook被爆泄露万用户信息的“得益者”。据媒体报道,Facebook上5,万名用户个人信息数据遭一家名为剑桥分析公司的泄露,对用户的数据“挖掘”,已经写入Facebook的DNA。换句话说,其目前的盈利模式,就是“收割”用户的数据,再向软件开发商、广告商转卖获利。但Facebook却认为:“除了科根最后将数据转手给第三方(剑桥分析公司)的行为,其他都合理合法,符合规范。”

这一事件的关键人物之一科根(AleksandrKogan)生于摩尔多瓦,长于俄罗斯,7岁随家人移民美国并取得公民身份,早年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取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其后到香港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又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博士后奖学金,曾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心理分析研究工作,其在剑桥分析的资助下开发了数据搜集应用“thisisyourdigitallife”。科根使用这款性格测试工具对Facebook用户进行数据搜集,该应用很快获得32万人填写问卷,而每人平均有个Facebook朋友,其得以轻而易举取得多达万个用户数据。其中3万用户数据充分,可以建立心理模型,分析并预测用户的个人性格、政治立场等。而后,其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转手于第三方剑桥分析,以谋取巨额利益,而这一系列行为,都是在信息被采集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的。

此外,纽约时报在3月20日的报道中称,该公司被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选举团队雇佣,通过其获取的超过万个Facebook用户的私人信息。据悉,这万份数据,包括了11个州的万个匹配文件,占到了北美Facebook用户的近三分之一,而且,其中有四分之一是选民。剑桥分析提供工具辨别这些用户的性格,从而推送广告影响这些美国选举人的行为。

大数据影响美国竞选

02

在美国年总统大选中,特朗普被认为是唯一一名并不以成功当选为目的的竞选人,媒体认为他的初衷是为筹建“特朗普电视台”吸引眼球。年的民调显示,70%的选民不认为特朗普在认真竞选,52%的选民表示不会投票支持特朗普。

然而,随着特朗普冲进提名角逐圈,公众曝光的机会越来越多,他打破传统政治礼仪和语言的风格,令越来越多的选民感到有趣。

特朗普开始加大网络宣传的投入力度,据媒体报道,其至少花费了万美元的网络宣传费用,以流量的方式为其赢得支持造势,剑桥分析便是其服务者之一。剑桥分析把摇摆州选民,按照心理图形分成四类,对每类选民采取精准锁定的投放方式,喂食符合特定类别选民偏好的网络资料,达到影响他们投票行为的目的。这一策略最成功之处,是在特朗普爆出“更衣室粗口”丑闻之后,奇妙地争取到更多的男性选民转而支持特朗普,直至特朗普最后获胜。此外,还包括利用一款嵌入Facebook的软件获取用户数据的手段。这款软件可获取的数据不仅包括用户本人,还包括用户的朋友,因此其只需要接触到几百、几千个用户,便可获得其整个社交圈的信息,由此扩大到全美范围。这些可获取的数据包括用户的动态更新、喜好、私信,而用户对自身数据的泄露均不知情,据媒体报道,剑桥分析仅在两三个月内就收集到至少五六千万条数据。大规模的“投其所好”迅速帮助特朗普赢得了摇摆州的支持。

一般认为,竞选时使用一些恰当的方式以获得支持可能被认为是一种赢得选民好感的手段,但定向推送显然不是一种合理的手段。推送符合选民爱好的材料无疑可以被认为是一场作秀、甚至是一场欺骗。西方某些国家常宣称其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但数据流转的时代向我们展示:其民主已经不仅仅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甚至在某些时刻已经逐渐沦为了数据控制意识形态的民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件事。

简评

03

Facebook竟然曾在被采访时声称:“其对用户挖掘数据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

数据来源于其用户,谋取的也是用户的利益。因此,对数据的采集应当使用户知悉。不论是欧盟的GDPR还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都明确了对数据的采集应当秉持“知情同意原则”。而Facebook作为一个大规模的跨国巨头,其采集用户信息以投定向投放广告的行为更应严格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否则就可能构成了对用户隐私权利的侵犯。

时代在发展,社会生产方式也在变革。数据已经不仅代表利益,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安全的一种体现。所以更应当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加强对企业不争当采集数据行为的规制。

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数据监管与合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aoqiongq.com/jxnwjj/1972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