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希讷乌 >> 基希讷乌经济 >>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后来者有时隐晦地肯定
年6月22日凌晨,正是纳粹德军悍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且按照年12月确立的侵苏方案——《巴巴罗萨计划》(第21号训令),以“北方”、“中央”、“南方”集团军群,在坦克和空军的协同作战下,兵分三路对苏联西部长达多公里的国境线发动“闪电战”进攻。
一如年7月7日日军开始全面侵略和攻打中国时扬言“三个月内灭亡中国”那样,希特勒也计划在冬季来临前“三个月内拿下莫斯科”,并且推翻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联政权。在边境的战役期间(今为波罗的海沿岸、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的西部边界),苏联西部各军区立即改编为方面军,其下统领的集团军也投入战略防御的搏斗,在克莱佩达、卡奥纳斯、布列斯特要塞、利沃夫等地首当其冲成为了战场,而里加、维尔纽斯、明斯克、基辅、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基什涅夫等地则遭到了德军战机轰炸或投放水雷封锁。
年底至年初苏联红军的局部反攻。
回顾苏联的伟大卫国战争,人们通常谈起的是与军事行动相关的事迹,比如战场上的步兵,坦克手,飞行员,指挥官。或者偶尔谈一谈那些身处战场后方的科学家,苏联统帅部人员。很少有人会在意卫国战争中的平民,但他们同样在这场血与火的较量中战斗了个日日夜夜,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年9月12日,德军开始对列宁格勒实施交通封锁,对于列宁格勒军民来说, 个冬天是无比严酷的,德军试图将绝望和恐惧带给这座城市,希特勒想要把城中的军民统统饿死。德军在 时间摧毁了列宁格勒城内的供水站和粮仓,医院进行了猛烈的空袭。由于苏联对战争缺乏足够的准备,列宁格勒的粮食储备在围城前没有完成分散工作,所以损失非常惨重。加上德军在9月占领了姆加火车站,切断了列宁格勒与莫斯科和阿尔汉格斯克之间的铁路联系。而后德军又占领了什利谢利堡,切断了列宁格勒与拉多加湖相连的涅瓦河口。
年夏季和秋季的战斗形势。
想要打破德军对城市的封锁,需要的不仅仅是子弹和炮弹,被困在城中的万军民需要食物才能坚持战斗。苏军设法在拉多加湖西岸开辟了一座新的码头,并开通了拉多加湖航线,为城市中的军民提供必要的物资补给。等进入冬季以后,雪橇队和卡车司运输队,冒着德军的空袭为城市运送了超过万吨的粮食,药品和武器弹药,疏散了超过37.6万平民。这是这条生命之路,维持着列宁格勒军民的战斗意志,而为保卫城市投入战斗的不只有军人和机械加工工人,这其中还有默默无闻的面包师。
年7月28日,罗斯托夫陷落4天后,斯大林颁布了 的号令:“不许后退一步”。红军一次次的失利让形势危急起来,希特勒确信红军就要完蛋了,苏联南部防线已经崩溃,红军已经退到顿河沿岸,指望依靠顿河天堑摆脱德军的追击和包围,德军A集团军群此时已站在高加索的门前。当德军向顿河大弯曲部推进时,三个红军集团军投入斯大林格勒前线以加强防御,但此时希特勒已变更战略意图,放弃了行进间快速攻占攻斯大林格勒的作战计划,而将这一任务单独留给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完成。
[布劳”战役期间红军在沃罗涅日战斗。斯大林认为,德军这一攻势是进攻莫斯科的前奏,德军试图占领莫斯科南部这一重要战略防御枢纽,从而达成从南部对莫斯科进行深远包围的战略意图。红军在沃罗涅日进行了坚定而顽强的防御作战,但仍最终失守。]
希特勒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第21号训令)战略地图。
[7月12日,铁木辛哥指挥的战线南翼实际上已经彻底崩溃,希特勒决心在罗斯托夫再次取得一次传奇般的合围战胜利。7月23日罗斯托夫陷落,德军夺取了顿河上的大桥,斯大林下达了死命令,也就是他的第号令:“不许后退一步!”]
列宁格勒第61号面包店的面包师艾米莉亚·希博尔·巴达耶娃,她正抱着一些看似像混凝土块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列宁格勒军民赖以为生的黑面包。艾米莉亚·希博尔女士在回忆中描述:“当时的条件非常苛刻,列宁格勒的粮仓在保卫战刚刚开始就遭到了毁灭性的轰炸,城市外围的铁路线也被德军切断,只有很少的补给通过拉多加湖航线运入城中。市内拥有2座面包工厂和6家面包连锁店企业,在和平年代它们显得平淡无奇,但现在面包成了列宁格勒人民 的食物。”
正如艾米莉亚女士所说的一样,食品加工企业以维持生存作为最主要目标,尤其面包生产更是成为了维持城中军民生命的战场。面包师们在制作面包时需要添加微量的维生素,适量的 ,足够的可食用纤维,面粉需要完全从袋子里倒出来,直到袋子上一点面粉都抖不出来为止。从被摧毁的粮仓中收集出来的烧焦谷物也不能浪费,经过一些简单的处理以后它们也会被用于加工面包使用,必要时甚至将棉絮、木屑、墙粉、炭粉添加到面包里。甚至连吃剩下的贝壳,也要收集起来烘干后磨成粉添加到面包里。
那些需要进行处理的谷物,均由列宁格勒圣以撒广场上的瓦维洛夫植物研究所负责,该研究所总共有13名农业研究员,他们负责对烧焦的燕麦,大米,粟米,大麦,花生,大豆等农作物进行一些无毒化处理。同时设法收集可以使用的种粮,在列宁格勒的实验温室中种植培育粮食,直到战争结束时,该研究所有3名研究员因长期饥饿,最终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年9月二战爆发时,苏联早已焕然一新。当时的苏联有多强大呢?连美国都瞧不起的欧洲陆霸法国称苏军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英国人更是认为苏联很有可能是当时欧洲甚至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而这一切距离斯大林上台,仅仅用了十余年。纵观人类历史,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到如此成就的,似乎仅有斯大林一人。
在战后对于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历史评价方面,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斯大林时期对列宁主义、斯大林军事战略才能和苏联军民英雄主义的肯定、歌颂和荣耀。
赫鲁晓夫时代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功绩,并且将决策错误和损失全面归咎于斯大林。
勃列日涅夫以及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时代强调列宁主义和苏联红军的解放者任务,有时隐晦地肯定斯大林部分贡献。
戈尔巴乔夫时代对斯大林的人格和在战时的事迹疯狂抹黑,后期开始过度放大夸大苏军失利和损失,以此抹煞党的领导和红军的功绩,并且越来越多小道消息。
RECOMMEND推荐阅读几乎没人知道,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的十大错误恶行!
几乎没有人知道 的真相,苏联解体后被披露
几乎没人知道新中国成立时,苏联援建中国的计划,汽车工业发生了什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