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希讷乌 >> 基希讷乌经济 >> 摩尔多瓦,欧洲最没有存在感的小国,被分离
在苏联解体而独立的国家中,摩尔多瓦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国家,原因是它又小又穷,没什么像样的工业。但是,随着俄乌冲突的发生,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又凸显出来,特别是德涅斯特河左岸
的归属更加引人注目。摩尔多瓦位于欧洲东南部多瑙河的下游,被乌克兰和罗马尼亚包围着,是距离海洋最近的内陆国,面积仅有3.38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万。
摩尔多瓦的国家领土由位于德涅斯特河右岸的比萨拉比亚一部分和左岸的摩尔达维亚组成,比萨拉比亚历史上是罗马尼亚的一部分,德左地区长期被沙俄占领。
罗马尼亚人与摩尔多瓦人同宗同文,公元年,达契亚被罗马帝国征服,罗马人与达契亚人形成了罗马尼亚民族。
公元年,波格丹一世推翻匈牙利人的统治,建立摩尔达维亚公国,疆域从德涅斯特河到黑海边。16世纪初摩尔达维亚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年奥斯曼帝国将摩尔达维亚公国德涅斯特河与普鲁特河间领土割让给了俄罗斯。年罗马尼亚公国领土包括摩尔达维亚,但不包括比萨拉比亚。一战后罗马尼亚于年占领比萨拉比亚,年6月苏联夺回比萨拉比,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划入乌克兰,比萨拉比亚剩余土地与摩尔达维亚合并,成立摩尔达维亚共和国,这就是今天摩尔多瓦的疆域。
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摩尔达维亚虽然面积小、人口少,但却是摩尔多瓦的工业中心。年12月德左地区宣布独立,摩尔多瓦内战爆发。有俄罗斯的支持,德左当局打败摩尔多瓦政府军,摩尔多瓦失去了对德左地区的控制权。
和摩尔多瓦最有渊源的是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俄国现代文学的创始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有“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青铜骑士”等美誉。普希金曾经因创作反对农奴制度、讴歌自由进步的诗歌,被流放到今天的摩尔多瓦,并且,一待就是三年,普希金就是在摩尔多瓦写下著名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的开篇。
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的普希金博物馆是以普希金旧居为中心扩建的。普希金故居,还原了普希金昔日的生活点滴。馆内详实的文献实物摆满玻璃柜、挂满墙面。特别是珍贵的普希金手稿,值得文学爱好者专程拜访。位于基希讷乌中央公园的普希金纪念碑,是人们怀念普希金的另一个去处。碧树成荫环绕四周,一片红色的花坛中央是高耸的纪念碑,普希金的半身雕像安静伫立其上。这座雕像由敬仰普希金的摩尔多瓦民众捐款建成。每年6月6日普希金生日这一天,有不少慕名而来者献上鲜花与敬意。
普希金博物馆全世界有两个,一个在他长期居住的圣彼得堡,另一个在他曾经居住过的摩尔多瓦首都基希纳乌。在基希纳乌,除了有普希金故居博物馆,还有普希金剧院、普希金公园、普希金大街、普希金乡村庄园等。可惜的是,由于妻子的红杏出墙,普希金与情敌决斗,重伤身亡,年仅38岁。如果不是早亡,普希金肯定会创作更多的作品。
葡萄酒是摩尔多瓦最重要的国家名片,每年的10月3-4日是国家葡萄酒日,葡萄酒生产商向群众开放酒庄。摩尔多瓦的葡萄酒年产量达60多万吨,是法国波尔多产区的2.5倍,超过整个中国的葡萄酒产量,葡萄酒出口量居世界第七位,被誉为“葡萄酒王国”。坐拥世界上最好的黑土地、持续日照时间超过小时,成就了摩尔多瓦葡萄酒的品质。摩尔多瓦是国际葡萄酒组织五个创始国之一,其余四国为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
摩尔多瓦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缺乏煤炭、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再加上长期存在的战乱,成为欧洲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年摩尔多瓦GDP总量为亿美元,排名欧洲倒数六;人均GDP为美元,排名在欧洲国家倒数第二。
当前,对于摩尔多瓦来说,德左地区是国家最大的问题。德左地区也叫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因位于德涅斯特河左岸而得名。德涅斯特河发源于东喀尔巴阡山脉,流经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两个国家,在乌克兰注入黑海。在摩尔多瓦境内,德涅斯特河将摩尔多瓦分成了两部分,河流东岸即是德左共和国。德左共和国只是德左地区对自己的称呼,世界大部分国家普遍认为德左是摩尔多瓦的一部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德左地区面积约平方公里,人口约70万,主要以摩尔多瓦人和俄罗斯人为主。摩尔多瓦和德左地区长期关系紧张,直到年,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和德左四方代表在基辅举行会谈,签订了摩尔多瓦和德左关系正常化的声明,德左和摩尔多瓦的关系逐渐缓和。但德左地区依然对俄罗斯仍然有着很强的向心力。年,德左地区申请加入俄罗斯,但俄罗斯拒绝了德左的加入申请。不过德左并没有放弃,又于年再次申请加入俄罗斯,再次遭到俄罗斯的拒绝。
德左地区是摩尔多瓦最发达的地区,但是,就是这个最富裕的地区,从苏联解体的时候就开始闹独立,主要原因是:
一是民族问题。德左地区40%以上是俄罗斯族,这就跟乌克兰的顿巴斯地区情况一样,这里的以俄语为母语的,占比更是超过了70%。所以,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上,当地人对俄罗斯那是非常向往的,绝对是死心塌地。
二是经济原因。德左共和国虽然是摩尔多瓦的一个地区,但是,摩尔多瓦是一个妥妥的农业国,基本上没有工业。在历史长河中,德左的经济反而是靠俄罗斯,所以,苏联解体,德左地区就脱离了庞大的市场,经济必然损失惨重。所以德左地区闹独立,其实也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对俄罗斯死心塌地,也是没有其他办法可想。
三是安全保障。在苏联存在时期,德左就不愿意在摩尔多瓦,因为这样一个小国,是非常不安全的。一旦战争打起来,那就危险了,而俄罗斯是世界大国,还能给德左地区提供优惠的能源资源,对德左来说,那是生活成本的降低和安全的保障。对于德左地区来说,最希望的就是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自从俄乌冲突发生后,就有传说俄罗斯可能要拿下摩尔多瓦,包括摩尔多瓦的国家安全部门负责人也说,俄罗斯计划年入侵摩尔多瓦。从军事战略角度出发,如果俄罗斯占领了摩尔多瓦,就可以彻底改变俄乌战争局面。但是,俄罗斯必须要承担入侵摩尔多瓦的责任,所以,俄罗斯大概率不会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