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希讷乌 >> 基希讷乌机票 >> 12岁少年被拐卖出国,后娶当地白人女子为
在清末民初之际,由于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很多人都被迫流亡到了中国附近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沉淀,一些人已经在当地娶妻生子,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未曾忘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而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主角便是如此。
俄国兵
年,由于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对万国宣战,所以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些中国百姓被当作俘虏带到了别国。张青山就是这样一个命苦的人。张青山的家在长城边上,在他12岁那年,遇到了两个俄国逃兵。这两个俄国逃兵迷了路,希望张青山能带他们出去。张青山原本不想答应,但两个俄国兵扬了扬手中的武器,他只好同意。
张青山
在张青山的指挥下,两个俄国士兵驾着马车一路向北疾驰。由于又饿又困,所以躺在马车上的张青山就睡了过去。等他醒过来时,发现马车已经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尽管听不懂两个俄国士兵的语言,但从附近百姓的装束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来到了中俄边境。这两个俄国士兵并不全是俄国人,其中一人国籍为摩尔多瓦。
年,摩尔多瓦籍俄国士兵将张青山带回了自己老家基希讷乌市,之后又将张青山卖到了基希讷乌市以北40多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之后,张青山在这个小村庄住了下来,并被那户人家收为了养子。张青山长大成人后,当地一位村民还将自己肤白貌美的女儿嫁给了这位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中国小伙。
当地村民
婚后,摩尔多瓦姑娘为张青山生了3个儿子和1个女儿。尽管一家人过得非常和谐与幸福,但张青山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所以张青山无法返回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张青山的家族成员已经达到了多人,繁衍到了第五代。而他们生活的村庄,也被称为“中国村”,摩尔多瓦语则称其为“卢卡谢鸟加”。
张青山
现如今,张青山的后人已全是欧洲人的模样,完全看不出中国人的特征,但他们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是中国人的事实。年,张青山去世。在去世前夕,他叮嘱子孙:“一定要替我回中国看一看”。现如今,交通如此发达,各国间往来频繁,所以张青山的后人也替他返回了中国寻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