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希讷乌

学员案例成为耶鲁终身教授的ldquo

发布时间:2022/5/3 15:26:22   点击数:

你是否从小就痴迷一个专业,拥有一个梦想?

为了它,即使牛津面试、帝国理工offer在你手中,你也会放弃?

如果你还处于迷茫,来看看L同学展现自己学政治的经历,是否能给你一些启发?

#TIME:/11/22

L同学

导师:耶鲁大学政治科学系终身教授NunoMonteiro

课题:当代世界格局的国际安全

录取院校:范德堡大学

“这是送给我爸爸最好的生日礼物。”在父亲生日当天,收到范德堡的补录邮件的那刻,我脑海中闪过了这句话。

——可惜我今生再也没有机会收到Nuno的祝贺了。NunoMonteiro教授在我录取范德堡大学的三天前因癌症离开了人世...

1

“政治是早已埋在心底的种子”

十年前妈妈的车祸让她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只能卧病在床,也永远改变了我的命运。每当我读到格兰特总统的政治生涯,威尔逊总统的爱情故事和肯尼迪总统的演讲稿时总会热泪盈眶,心跳急剧加速。那种感觉甚至超越了青春期在班门口撞见了喜欢的人,或是一个上气不接下气的心脏病人。

初中就能把美国、苏联所有领导人和历史事件倒背如流的我早早在心里种下了政治的种子,大学的学习则是让这颗种子破土而出,所以虽然今年拿到了牛津面试、帝国理工的offer,但因为专业问题,我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范德堡。

Question

探索政治学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可以分享一下吗?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去格鲁吉亚研学,为了深刻了解当地的政治文化,我在格鲁吉亚待了三个月,除了当地的中国大使馆,我走遍了格鲁吉亚的各个城市,跑遍了所有的博物馆。

Georgia

格鲁吉亚游学

Georgia

我最喜欢的是哥里的斯大林博物馆。我像是个上帝视角的旁观者,也好似一个第一人称的亲历者,在博物馆里泡了两天,我仿佛见证了斯大林的一生。

除了喜欢政治外,我的探索也比较多元化,从初三开始在化学科研上也有所成就。高二玩过一年乐队,当过主唱,会弹尤克里里;踢足球拿过冠军、打过半职业自由搏击;我还喜欢俄语、格鲁吉亚语和古威尔士语;还算个不入流的软科幻小说家。

但这样的多元化对于申请政治学,无法成为我申请的核心优势,我心里的种子,不是浮萍,是一颗树,需要沉淀扎根,才能成为参天大树,而科研就是它的“养料”,沉下去,才能破土而出。

2

从多元到专业,让我结识科研

清楚自己的专业方向,能找到匹配的课题和优秀的老师,一定会有锦上添花的效果。从自己过往的学习经历来看,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将他对一个学科方向的见解以及知识,通过课堂展现给他的学生。

因此我进了很多群,在对比了几家机构后,我选择了课题《当代世界格局的国际安全》。

教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内容与我想申请的专业很匹配,而且Nuno教授的院校(耶鲁大学),跟我的目标院校哈佛大学有着百年的爱恨情仇??,这也激发了我想去测试一下自己的水平的想法,我“修炼”了这么多年,跟政治系的“大牛”过过招到底能引起怎样的思维碰撞呢?

现在回想起来很感谢自己的决定,遇到了一位人生导师,他对待学术、生活的态度对我有很深的影响,尤其是那句:“CallmeNuno”是教授对我最大的褒奖,能成为他“关门弟子”,是我莫大的荣幸。

3

千里马与伯乐的初次相识

Nuno教授是一个incredible的学者,专业知识积累很强且研究深入,授课思路非常清晰,表达能力极佳,非常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我可以既“负责任又不负责任”的说:“他是我这十九岁以来见过最惊艳的教授”。“负责任”是因为我所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不负责任”是因为迄今为止我只活了19岁哈哈??。

在课程开始的前半段,我有尝试上课前提前读阅读材料,但比较吃力,效果不是很好,开始上课时Nuno教授课上通俗易懂的讲课方式,让我将这些知识和理论很快吸收,课下他要求我们根据阅读作业写一段让你很感兴趣的思考,也会认真反馈我的思考,这样的反馈让我对政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后半段学习难度提升,我们开始分小组学习,我们三人小组研究的是关于二战之后的核武器与国际关系相关的内容。

我们亦师,亦友

也是因课题而起,我和教授沟通发现我们有共同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东欧剧变、俄罗斯、格鲁吉亚、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的领土争端和局部战争。

在这个课题完成后,教授给我的评价是“能感觉到L的潜力,但是他有极大的一部分,都没有在课上施展”,而我也觉得自己没有做到最好,因此带着些许的不甘心以及想和教授探索更多共同兴趣的想法,我选择继续通过“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与Nuno教授再续我们的科研之旅。

我心里觉得尽管和教授是半熟不熟的状态了,但一对一意味着把自己的一切,完全暴露在教授眼皮底下。对于我来说既是送分题,也是送命题,但这是我的机会,我做梦都会梦到萨卡什维利、泽林斯基和玫瑰革命,我相信我能够证明自己。

课堂探讨

与教授讨论玫瑰革命

Georgia

第二次的课题经历跟第一次完全不同,第一节课我主动让教授帮我把ZOOM白板调出来,然后我手绘格鲁吉亚和俄罗斯行政区划版图,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跟教授探讨,为什么南奥塞梯对格鲁吉亚这么重要,以至于要和俄罗斯兵戎相见。

我还与教授分享,我曾在格鲁吉亚研学的时候,写的一本小说《虎皮骑士》,大体内容就是政治的一切缘由和纷争的借口都是披在身上的皮毛,无论从大卫四世时期格鲁吉亚披着虎皮的骑士,到南奥塞梯战争穿着迷彩军装的战士,骑士精神从未改变,政治的本源也没有改变。教授也很耐心地聆听并给到我一些他的看法。

同时我和教授的思维也不断地围绕政治学的领域展开了延伸与碰撞,因为教授是哲学和政治理论专业出身,这也给了我很多哲学维度的启发。

课题学到2/3的时候,当时有一篇论文需要量化研究,教授告诉我:“这篇文章是我在耶鲁当硕导给研究生的阅读资料,大部分研究生都读不明白,但是我相信你,我相信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所以我拿给你读。但你比他们难度更大,因为你只有一天的时间。”当时我就想,这篇论文我一定要好好读,所以那一天我就没干别的,跟TA赖老师一起攻克了这篇论文。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但我遇到了您

在迷茫的时刻,Nuno不吝惜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给我。他告诉我为什么他会转向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还谈到了他是如何决定离开自己攻读了三个学位的芝加哥大学决定去耶鲁当教授,甚至聊到他的妻子和孩子。

在开始写论文时,教授和TA赖老师对我也进行了非常细节性的指导,我的论文从“瘦子写成胖子”,从“肚子”(body)写到“两头”(introconclusion),教授说,不管你写5页的作文、50页的论文,还是以后写页的书,都要用到同样的方法。

教授从很多细节都体验出他对我的重视,让我觉得拥有这样的一位老师是我的幸运。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有一次在上课前40分钟,教授发邮件给我说:“我的孩子在学校被查出新冠了,必医院,希望谅解。”但是我们的课程进度丝毫没有耽误,在我申请的关键时间完成了所有论文。

还有一次,上完课我就要进行普林斯顿的面试,教授特意早了15分钟结束说:“今天的课先到这,你面试准备的怎么样?别紧张,你可以先拿我练练手。”于是Nuno陪我做了一个简单的mockinterview,提了有效的建议,然后说:“放心吧,等春天你收到了一堆offer以后,你再发邮件找我,我给你掂量掂量你去哪所大学搞政治最好!”

您不能再与我分享这个喜讯

是我在这段经历最大的遗憾

4

“科研救了我的命”

第一期课题结束之后,我把这段经历放在了我的cv里,也提交了Nuno教授的推荐信,帮我拿下了哈佛defer、普林斯顿面试、牛津面试、帝国理工面试、康奈尔面试、西北面试、塔弗茨面试、宾大面试,第二期的经历让我补录了范德堡,真就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而TA赖老师对我的帮助,是无微不至的。有的事情你不好问Nuno教授,比如做个citation,在哪里缩写,在哪里空格,无论是细碎,还是宏观的事情,赖老师都能帮忙,都能随时找赖老师。

他的性格特别nice,学术思路也很清晰,赖老师读过很多书,知识面广,并且专业能力强,并不差于某些教授。他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我。

关于和Nuno教授还有一个小故事,我提前了解到教授从本科一直到博士都是在芝加哥大学读政治专业,而TA赖老师也在芝加哥大学政治系读硕士。当时我正在追一个芝加哥大学的女生,(八卦一下,后来我成功跟那个女生在一起了)所以我感觉自己跟这所大学和那里的人们还很有缘分,后来课上老师和朋友都开玩笑管我叫“芝加哥女婿”。

5

我们是种子,都需要沉淀

科研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去体验探索的一种学习方式,有这样的活动体现自己的学术能力很重要。这种项目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只有专家才去做,它是任何人通过认真学习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这也是美国大学特别看重的一个能力,不是看重你这个人当专家教授的能力,而是通过科研你可以体现自己的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对一个学科理解的深度。

可以早点开始

我是高二才开始体验科研,如果可以我希望在高一就开始持续、深入的进行学习,和自己喜欢的教授研究喜欢的课题。

可以在学习里犯错

别怕犯错,只有错了才知道如果改正。好好利用课堂时间,多和教授互动,课下也可以邮件形式多和教授沟通。

可以接受这条建议

阅读材料方面,我有个小建议,跟小时候读书要做摘抄本一样,有特别惊艳的话,有特别好的思想,都可以把它们摘抄出来。Nuno教授给我培养的习惯就是每篇阅读都要写summary,他说“不写summary的阅读就是白读。以后,你学到任何相关的知识,不用查书,直接打开你的summary就行”。所以我养成了摘抄和写summary的习惯。

可以减少些功利心,去努力去享受

我承认上高中以后,尤其是高二高三两年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功利心很强,因为谁都想拿出点成绩申一个好大学。

但我的建议是:不要拒绝你生命中的每一种可能。如果你从小就想弹吉他,那就去学吧;如果你梦想去一所身边人眼里遥不可及的大学,那就努力去考吧;如果你想学一门前18年里从未接触过的语言,那就大胆张嘴去练吧;如果你有一个藏在心底的心上人,就努力去追吧。

无法再次相逢,我依旧记得那句“CallmeNuno”

如果可以,想告诉您

“我成功了,Nuno”

文字丨基于L同学采访整理图片丨L同学授权独家版权所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aoqiongq.com/jxnwjp/225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