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希讷乌 >> 基希讷乌政治 >> 当年开国大将陈赓去世,蒋介石三哭一哭恩,
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陈赓是我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将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筹建者,年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可惜的是,年,年仅58岁的陈赓因筹建哈军工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在上海病逝,全国人民闻此噩耗,无不悲痛万分。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更是悲痛欲绝,在府邸架设了陈赓的灵堂,泣嚎三天三夜,一度哭到晕厥,嘴里还不停念叨着这样一句话:没有陈赓就没有我蒋介石啊!作为国民党领头人,蒋介石对我党人员恨之入骨,从来都是宁可杀错一千,也绝不放掉一个。为何独独对中共将领陈赓的逝世那么悲痛?本该水火不容的两人,到底有着一段怎样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蒋介石与陈赓的前尘往事……从地主少爷到中共党员陈赓年2月27日出生于湖南湘乡,其祖父是湘军著名的将领,家境富足,陈赓从小就是地主少爷,锦衣玉食,也在祖父的教导下,习得一身好武艺,其中少林拳和连环枪最为精熟。年,13岁的陈赓偷偷跑出家门,加入了湘军当兵。军阀混战时期,他扛着比他自己个头还高半截的大枪,屡立战功,追击吴佩孚,驱逐孙传芳,从一个小小的二等兵快速晋升为上士。但年年征战,百姓民不聊生,每每看见路边饿死的逃荒人,少年陈赓越来越迷茫,虽然他还没想明白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但是绝不能在湘军中再待下去了。年的一个深夜,他偷偷离开了湘军回到湖南长沙老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毛泽东。正好毛泽东那时候在做湖南农民运动情况的考察,对这个比自己小10岁的湖南老乡,毛泽东非常喜欢和照顾,因为陈家的房屋非常宽敞,毛泽东经常借宿在陈赓家里,一来二去,陈赓认识了何叔衡,蔡和森等早期的共产党创始人,也经常到何叔衡的书店中阅读进步书籍,那些先进的思想,激昂的文字,都让年轻的陈赓热血沸腾,后来他还经常去听毛泽东、蔡和森等的演讲,与很多青年人一起讨论中国的未来。思想逐渐转变和升华,他不再是一个悲天悯人的富家少爷,不再迷茫未来的人生道路,他内心越来越坚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陈赓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是被拒绝了。因为他是湖南出名的地主二少,党组织对他的入党申请非常谨慎。直到年经过了长达一年的考察,党组织才最终同意他加入党组织。入党之后,陈赓在湖南老家和其他进步青年一起,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传播马克思主义,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陆军讲武学堂,党组织考虑到今后的斗争需要军事人才,于是指派陈赓去报名参加学习,他的聪明勇敢得到了教育长李明源的赏识,顺利被录取,成为讲武学堂一班的班长。黄埔军校面试初遇蒋介石年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招生,年轻的陈赓又根据党的指示,参加黄埔军校的面试,当时蒋介石担任黄埔军校的校长,也非常重视第一期的招生,每一位学员他都要亲自面试,在面试陈赓时,蒋介石要陈赓讲述自己经历,陈赓自豪地说到,我以前当过四年兵,还是湘军的上士。蒋介石很是好奇地问道,你参加过湘军啊,那你知道湘军是谁创办的吗?陈赓说,我知道,是曾国藩,我家三代都参加过湘军,祖父还是湘军的花翎副将,而我也练过武术,要不要表演几招给考官们看看。蒋介石一听哈哈大笑,牢牢记住了这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面试通过后,陈赓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自此揭开了和蒋介石之间数十年的恩怨情仇。三救蒋介石平商团一战成名,踢飞刀一救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他在平定商团之战中的功劳,更使他成为黄埔军校杰出的代表。年10月,广州商团发生叛乱,孙中山决定武力平定叛乱,陈赓自告奋勇前去潜入广州城里打探军情。一天晚上,广州城的街道上一位瘦瘦的青年来回踱步,他时而抬头思索,时而偷偷瞄一眼街角的盘查岗,这个青年,就是陈赓,为了探查商团在广州街道布置的隐秘的火力点和盘查岗,他已经在广州城里仔细观察了一天。突然一队商团兵发现了他,将他抓起来盘问,干什么的,这么晚在这里干什么?陈赓机智的回答到:我是广州商校的学生,在这里贴传单。我是支持你们的。商团兵仍不相信他,将他押解到广州商校去查验,刚到广州商校大门,陈赓就立即和门卫大爷打了招呼,“大爷,我是陈少啊,我每天晚回来都是你开门的啊。”那位门卫看着这个秀气的青年,顺着回答到“哦,是陈少啊,你怎么又怎么晚回来,快进屋吧”,商团兵这才相信,放了陈赓。回到平叛指挥部,陈赓将商团军的火力点全部描绘出来,平定商团战役后,商团一个头目向蒋介石投降献刀,靠近蒋介石的时候突然拔刀砍向蒋介石,这时,陈赓在旁凌空跃起,一脚将商团头目踢翻在地,大刀贴着蒋介石的肩膀滑落到地上。全靠陈赓两条腿跑遍全城,提供准确和重要的情报,也全靠陈赓的凌空飞腿,救了蒋介石一命,黄埔军校里到处传唱着:“黄埔三杰,蒋先云的笔,何衷寒的嘴,抵不过陈赓的腿“。攻惠州被困,陈赓再救蒋介石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叛军陈炯明趁机纠集残余部队,再次作乱,先后占领了东江,惠州,直逼广州,国民革命军被迫开始第二次东征,蒋介石任总指挥,周恩来任总政治部主任,因为惠州是陈炯明的老巢,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传说自唐代以来从未被攻破。国民革命军在惠州连续进攻了两天两夜,未能攻克。当时周恩来提出与其围而难攻,不如网开一面,待敌军出逃的时候,聚而歼之。这个计策的关键在于攻城要猛,才能让叛军产生出逃的想法。而陈赓所在的第四团因为各个连长都是中共党员,整个团的战斗力非常强,所以被指派担任主攻城的任务。陈赓接到任务后,和连队的战士们立下了誓言,不攻克惠州,绝不回头。惠州的城墙非常坚固,陈赓自己冲在第一排,眼看着爬上攻城梯登上城墙头的时候,突然一颗流弹打中了陈赓的右脚,整个子弹埋进了脚踝,陈赓咬着牙,用手钳牢子弹尾部,生生地将子弹扣了出来,来不及包扎,他一跃跳上了城墙头,叛军在国民革命军潮水般的攻势下,全面溃败。国民革命军顺利攻克惠州,陈赓也因为作战勇猛被调任警卫连连长,负责保护蒋介石。国民革命军攻克惠州后,兵分两路向莲花山进攻,蒋介石带领的第三师因整编不久,缺乏严格的训练,战斗力很弱,师长谭曙卿又贪功冒进,很快就被叛军林虎部队的主力包围在莲花山上。叛军重炮轰了整整一天,莲花山上第三师的士兵在炮火中纷纷倒下,蒋介石此时也已经六神无主,“大喊顶住,不能跑,不能后退”,并对陈赓说:“陈赓,谭曙卿无能,你去代理第三师师长。”经过多次反冲锋,第三师始终无法突围。陈赓看到包围圈中有个缺口,一把扛起蒋介石,向缺口跑去。一口气狂奔了三个小时,才逃离林虎叛军的包围圈,刚把蒋介石放到岩石边,陈赓就累瘫在地上了,而攻占惠州时受伤未愈的脚,也因为长途奔跑鲜血直流。蒋介石看着被击溃的第三师,想想自己第一次作为总指挥,吃了这样一个打败仗实在是羞辱,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出配枪就要自尽,陈赓一把抢过了配枪,安慰蒋介石:“校长,你教导我们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不过是一个第三师,你要想开些啊”蒋介石长叹一口气,放弃了自杀的念头。百里奔驰求援,陈赓三救蒋介石逃离莲花山后,蒋介石决定立即通知第一师的何应钦联手反攻,但是因为通讯中断,只能以书信传递命令。可是第一师远在里外的惠州城外,谁能担当送信的重任呢。当时围在蒋介石周围的几百名士兵没有一个敢站出来。又是陈赓主动请缨,前往第一师传递命令。为了不暴露身份,陈赓没有带任何武器,只带了30块大洋吃了一些干粮就上路了,穿山越岭整整一夜未歇过脚,在穿越莲花山的时候,还遇到了一伙土匪,陈赓假装自己是去陆丰做生意的商贩,用钱买通了土匪,终于摆脱了土匪的纠缠并在规定的时间到达了第一师。正是因为陈赓及时地传递了命令,第三师的才最终重新整编起来。蒋介石事后评价陈赓说“陈赓智勇双全,是我最信任的好学生”陈赓被捕,蒋介石忘恩年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和我党已成水火之势。陈赓秘密潜伏在上海,配合周恩来收集情报,惩办叛徒,地下工作本身就特别危险,而陈赓又是出名的智勇双全的名将,在白区的潜伏比一般人更难,陈赓每天都要化装出门,有时是商人,有时又是学生,居住地址也经常变化,但是即便这样,还是被叛徒和特务盯上了。年的一天,南京郊区的一栋小楼突然戒备森严,小楼四周每隔几米就站着国民党军警,还有一些便衣在小楼附近来回游荡。不一会,几辆装满军人的卡车和一辆高级轿车开到小楼门口停了下来,陈赓从车里走了出来。他看了看四周和眼前的这栋3层这小楼,这就是蒋介石特别给他安排的囚禁他的牢房。前几天因顾顺章叛变,上海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中国破坏,陈赓也被叛徒出卖遭到了逮捕,今天被秘密押送到南京的这栋小楼,这应该是蒋介石的意思。“校长要见你“,陈赓在黄埔军校的同学邓文仪悄悄地告诉他,陈赓走进小楼,楼里最大的房间里坐着蒋介石,他看到陈赓,虚情假意的问候到"陈赓,好久不见啊,你瘦了“陈赓冷笑的回答:”瘦吾身而肥天下,这不是校长你教导我们的吗?可是你现在也瘦了,国家更瘦了,这是怎么回事?蒋介石被问得哑口无言,拂袖而去。蒋介石亲自劝降没有用,又安排了当年的同学,胡宗南,黄维等来劝降,希望用同窗之谊感化陈赓,但是都被陈赓骂了回去:道不同不相为谋,如今已不再是同窗好友,而是拔剑相向的战场敌人。后来很多国内知名人士联名写信给蒋介石,要求他释放陈赓。毕竟他们曾是师生,陈赓更是他的救命恩人,连宋庆龄都写信怒斥蒋介石,不要忘恩负义!蒋介石没有办法,只能释放了陈赓。这一放之后,人海茫茫,虽然兵戎相交,但是两人却再也没见过面。蒋介石三哭陈赓陈赓因筹建哈军工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逝世的消息传到台湾。蒋介石得知后悲痛欲绝。他安排下面人在府邸搭建了灵堂,伏在陈赓的遗像前嚎啕大哭:陈赓,没有你就没有我啊!一哭是哭恩。陈赓可是救过蒋介石三次的命.没有陈赓,蒋介石早就死在商团头目的尖刀之下或者自尽在莲花山下,哪里还有后来的威风。这二哭,哭的是才。这么好的智勇双全的学生,怎么就没有跟着他呢?国共内战时,一个陈赓可以抵过五个胡宗南啊,如果这样的虎将归顺国民党,那怎会落得如今龟缩在台湾一隅,孑然一身的绝地?这三次哭,哭的是运。自年自己退败到台湾12年过去了,如今年逾古稀,生如残烛,反攻大陆的大志现在看来竟是痴人说梦,时运不再,连天命也不久矣。种种情绪在心中翻腾,能不伤心流泪,嚎啕大哭吗!打开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