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希讷乌

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ldquo颜色革命

发布时间:2021/4/25 19:34:15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近年来,“颜色革命”一词开始频繁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之中。何谓“颜色革命”?简单来说,就是指欧美等西方国家在他国境内通过扶持亲西方组织和势力等方式来推翻其现有国家政权、建立亲美政权的政治变革。

与传统意义上动辄流血成河的武装革命运动不同,这种通过“舆论造势”、“街头游行”以及“民主选举”等方式进行的政权变革运动,本就更具有迷惑性和隐蔽性,一如它的名字一般。

要知道,在西方话语体系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常将与自己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涂上“颜色”。“颜色革命”一词诞生之初,就表示着西方国家对这些发生在他国的政治变革的认同,他们企图用这种“鲜艳美好”的词语和表达来掩盖其背后的“肮脏和龌龊”。

而令很多美国人很惊讶的点是,中国怎么还不爆发颜色革命?

一、颜色革命的来龙去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要想更好地识破西方这些阴谋,我们必须深入了解颜色革命的来龙去脉。

最初,“颜色革命”主要是指21世纪初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所发生的一系列以颜色命名、以和平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革运动。

年11月,格鲁吉亚爆发“玫瑰革命”,时任反对党领袖的萨卡什维利因不满大选结果,率领数千名反对派支持者手持玫瑰进行公开抗议,最终迫使原总统谢瓦尔德纳泽辞职,自己建立民主选举政府,成功上位。

正是这场“玫瑰革命”打开了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的序幕。

其后,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摩尔多瓦纷纷效仿,相继爆发“橙色革命”、“黄色革命”、“棉花革命”和“雪松革命”等等。一时间,西方民主和欧美势力在中亚地区蔓延开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一直到了年阿塞拜疆的“紫罗兰革命”,反对派试图建立亲西方政府的行动失败,才预示这场席卷独联体诸国的“颜色革命”的风潮有了减速的趋势。

而细观这一系列所谓的“革命”,我们会发现,在每场运动中,各国国内反对派都会“不约而同”地使用某种具有特定颜色的花作为代表其革命的标志

比如,格鲁吉亚盛产玫瑰,因此国内反对派选择了玫瑰作为其革命标志;而乌克兰的栀子花举世闻名,反对派则选择了橙色栀子花;吉尔吉斯斯坦的代表花卉为郁金香,因而反对派就选择柠檬色的郁金香作为标志。

正是因为这一共同点——选择某种鲜明的颜色作为标志,所以为了方便记忆和观察,这些革命被统称为“颜色革命”。

但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历史,就会发现,“颜色革命”其实与二十世纪末东欧剧变时期捷克斯洛伐克所发生的“天鹅绒革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年11月,苏联解体前夕,受西方“和平演变”影响,捷克斯洛伐克发生了以反对共产党统治为目的的“民主化革命”。

这场革命也是自始至终没有发生像以往革命般的激烈对抗和流血冲突,而是顺其自然地实现了政权更替,就如天鹅绒般平和柔滑,故而得名并深受西方政客们推崇和喜爱。

之所以说这两者有相似之处,是因为他们都是有着鲜明政治诉求的“革命运动”,其背后也都有外部势力的插手,参与者们通常使用非暴力的手段来抵制他们所认为的独裁政府,以拥护他们心目中的自由、民主和国家的独立。

不管是“鲜花”、“美丽的色彩”还是“天鹅绒”,其实都暗示着组织者试图在让这场“革命”尽可能显得“优稚”。

然而再优雅的名字、再华丽的包装,都无法掩盖这些革命背后的邪恶用意。

纵观这些革命,他们非但没有给这些国家的人民带来所谓的民主和利益,反倒造成了民族分裂、矛盾突出、民生凋敝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完完全全美国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的产物,是美国为实现自己世界霸权而强加在这些国家身上的一把匕首、一副镣铐。

二、“颜色革命”的实质

就如前述所言,颜色革命看起来是发生在这些独联体国家的民主革命运动,但实际上其实是美国为称霸世界的阴谋和手段。

何谓革命?马克思曾这样说过,“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历史前进的动力,革命的任务应该是打破旧制度、旧秩序、建立新制度、新秩序,应是先进代替落后,文明代替腐朽。”

所以,革命应该是与进步相联系,如果所谓的革命并不能带来进步,它就不能被称为革命,充其量只能是政治运动。因此,从结果来看,历史已经用事实告诉我们答案,发生在这些国家的“颜色革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而是带来可怕灾难的政治运动。

除此以外,从过程和性质来看,我们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西方流行的《维基百科全书》和《韦伯斯特新20世纪词典》一书中对革命都有明确的解释,即“革命是一种剧烈的变革”、“是推翻一个政府、一种政府形式或一种社会制度,使之发生变革。”

但反观发生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这三个国家的“颜色革命”,他们无一发生“剧烈变革”,更无一真正实现制度和秩序的改变,甚至现行政策和前政府政策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此,与其说这些是革命,倒不如说他们是政变,是国内某些反对派的政治势力在选举失败后,利用外来势力的资金支持,通过街头政治等非暴力活动,借助公众的力量以促使政权更迭的政变活动。

而且,这些“颜色革命”的背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推进自己民主战略,瓦解他国政治,从而巩固自己的世界霸权。

俄罗斯《真理报》就曾发表一篇文章剖析“颜色革命”的本质,明确指出,这些所谓的“颜色革命”,其主要目的就是想把一切的独联体国家变为西方控制的阵营。

具体到经济方面,就是开放放弃将俄罗斯改造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转而选择直接控制俄罗斯经济,具体到政治方面,就是选择支持和扶植反对共产主义的领导人或奴隶,将苏联时代的政治家逼出国家的关键职位。

因此,当我们在看待“颜色革命”时,切不可被其外表所迷惑,事实上,它并非是能真正改变社会制度和性质的革命,也无法给所在国人民状况带来任何改善,其本质乃是西方文化霸权冲击的产物,裹挟着的是西方搅乱他国政治,从而巩固自己世界地位的肮脏用意。

三、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颜色革命”?

近年来,受西方媒体的抹黑和洗脑,总有许多美国人会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发问,为何中国还不爆发“颜色革命”?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明白这些“颜色革命”的原因,还有西方所谓“民主”的实质,自然就有了答案。

1.为什么这些独联体国家会爆发“颜色革命”

“颜色革命”发生的背景和原因非常复杂,简单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所在国经济陷入困境,人民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如果对这些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进行横向比较,会发现,他们当时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即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货币大幅贬值,物价上涨,企业瘫痪,财政状况恶化,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古语有云,“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反之亦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国政府要想获得民众支持和拥戴,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能够持续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用经济成果来换取民众的政治默认。

一旦这种前提条件缺失,人民群众迫于生存需要,自然而然就会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和求变的心态,最终导致革命,就如马克思所说,一切革命都是政权合法性危机的结果。

由此可知,这些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长期衰败,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

其次,就是政治腐败问题导致的社会分化加剧、政治权威弱化。

正所谓,“腐败一块冰,寒透百姓心”,如若一国放纵其腐败问题,轻则会损害政府形象,降低政府权威,造成国家合法性资源的浪费,使得政府逐步走向边缘化和倾覆之路,重则会动摇整个社会的根基,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定。

这些原苏联国家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当时继承保留了苏联时期的各种弊端和恶性,并在转型过程中暴露无遗,比如个人集权、权力寻租和法律虚设等等,最终导致腐败问题盛极一时。

大量官员借用国有资产私有化的名义,侵吞国家财产,收受贿赂,徇私舞弊等等,最终使得几乎所有赚钱行业都被总统家族及政府高官所控制。

社会上贫富差距悬殊,最终引发群众对现实、对社会、对政府的极大不满,但又苦于投诉无门,最终只能走上街头与政府决裂,最终引发“革命”危机。

再次,就是权力交接混乱、政府管理失控,引发群众不满。

熟悉苏联和独联体国家历史的朋友可能会知道,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大多长期执政,权力高度集中。但在转型时期,他们又都未及时形成一套国家最高权力的正常交接机制。

因此“病急乱投医”,也不管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只管照搬美国民主模式,结果出现了严重“水土不服”现象,最终因为治理不善导致社会问题凸显、民众怨声载道,从而给了亲西方反对派推翻原有政权的机会。

最后,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实现文化霸权主义,在这些活动背后的推波助澜。

自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无疑成为世界上的绝对强国和超级霸主,但冷战思维的延续,使得美国依然难以放下戒心,它要追求的是本国的“绝对安全”。在美国的认知里,“文化差别越大,所引发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任何繁荣和强大的文明都极有可能成为他的威胁。

因此,它开始利用自己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优势向东欧乃至世界宣扬西方制度和西方文化的优越性,逐步动摇、冲击他国意识形态,构建自己的文化霸权。“颜色革命”就是这一战略行为的产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颜色革命”是由所在国家经济和政治状况共同刺激,再加上外部势力在后面的推波助澜,一步步爆发的。如果结合这些条件,我们再看今天的中国,就会发现,“颜色革命”在中国大地上完全没有诞生和发展的空间。

首先,从经济层面而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可谓有目共睹。

特别是去年,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整体萎缩的情况下,中国依然能够抗住压力,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也首次突破万亿,足以见其经济实力之雄厚。

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超1万美元,与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都坚持贯彻着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不仅积极落实全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又下定决心脱贫攻坚,为共同富裕而努力。

其次,从政治角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目前世界政局最稳定的国家之一,它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基本制度,既保证了全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也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而且,近年来,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决心,反腐倡廉运动贯彻全国上下,中央“打虎灭蝇”行动效果显著,腐败分子纷纷落网,深得人心。因此,虽然美国等国家绞尽脑汁,用“颜色革命”围困我国,最后也只能铩羽而归。

2.西方民主真的是“万金油”吗?

剖析颜色革命的本质,实质上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对外输出他们的文化和意识形态。

一直以来,美国都以“山巅之城”和“上帝选民”自居,认为其民主和自由是世界上最完善发达的制度和理念,所以美国有责任和义务向外不断传播自身的价值观,让所谓“美式民主”拯救世界。

但事实呢?其实,美国早已进入一个误区,即把民主和选举划上等号,把民主与美国等同起来。深挖民主的含义,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而是一种理念和价值观,即以民为本,以民为主。因此,民主更多地应该是代表一种普世性的价值观,而非某种制度或手段。

纵观世界历史,我们会发现,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政治生态环境中,民主制度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民主形态。如果一味地要求全世界都采用一种形式和手段来实现民主,必然会引发政治和社会的灾难。“颜色革命“下的独联体国家们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证据。

然而,在美国的逻辑里,他们依然认为,“只有西方才是民主的标尺,一切符合西方利益,服从西方国家的,就是民主国家,否则就是不民主或反民主国家。”

因此,自上世纪中叶开始,它就在全球实行“和平演变“战略,在东欧发动“颜色革命”,甚至在伊拉克等国悍然发动战争,利用各种方式让所谓“民主”、“人权”的大旗插遍其他国家,满足自己文化霸权的意图。

在这个过程当中,美国最惯用的招数和观点论据,无非就是以下几种,但所幸,见招拆招,中国都没有掉入这些陷阱之中:

首先,它积极推崇“竞争性选举”的方式,认为民主就是选举,“普选”是衡量一国民主的唯一标准。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就曾直言,“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如果其强有力的决策者中多数是通过公平、诚实、定期的选举产生的,并且实际上每个公民都有投票权,那么,这个国家就有了民主政体……根据这一定义,选举是民主的本质。”

但正如我们前述所言,这一说法其实就是在偷换民主概念,将“人民主权”变成了“人民选择统治者”,将“人民”变成了“选民”,将“民主”变成了“选主”,其实质还是在为资本主义辩护。

众所周知,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实践已经向我们表明,中国曾尝试过走西方民主道路,但是走不通。

因为在中国,无产阶级才是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的主力军,只有切实保障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利益,才能真正获得民众支持,取得革命胜利,而不是这些披着民主外衣、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选举”制度。

其次,美国不停强调自己的“美式民主”已有成熟定型的模式,可以直接取用。

但我们都知道,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需要符合本国国情,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探索、扎实推进而来。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照搬照抄的方式都必然导致水土不服。中国近年来对民主的探索就是如此。

尽管频遭西方国家抨击,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已经慢慢摸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既注重民主本土化与自觉性的统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发挥民主“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

在言必称“民主”的时代,我们切记要谨慎判断和行事。“颜色革命”背后还是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对“西式民主”的推崇。

但民主没有捷径,不管一种民主形式在他国如何完美,我们都不能照搬照抄,唯有基于客观规律和现实基础,摸索属于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才是正确的方向!

四、结束语

今天,有人说,我们已被“颜色革命”所包围。确实,随着中国实力的日益强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们这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家产生恐惧,并采取一定的“文化霸权”措施,也是能够理解的,这不仅是由它的国家利益决定,更是由其背后的资本属性决定。

对此,我们能做的,只有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自信,才能防止掉入其陷阱之中。因为意识形态领域就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它至关重要,但又悄无声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aoqiongq.com/jxnwjj/1950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