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希讷乌 >> 基希讷乌政治 >> 1718第1学期师门讨论第2期
级葛家军第一讲
年12月13日,葛家军在校生认真落实“一大”规划,开启了级葛家军研讨会第一讲:希克斯(Hicks)分解和斯拉茨基(Slusky)分解的应用,研讨会由刚东主讲,林樟主持。
优秀主持人—石林樟
开场
林樟对研讨会以“主讲+研讨”的举办形式给予了高度认可,他表示,这种形式不仅能很好的提升主讲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讲台应变能力,而且通过研讨的形式能够让大家表达出不同的意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刚东以“幽默诙谐+自我嘲讽”的方式,简述了自己的选题背景,刚东说,考研时期复习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学》是让自己痛心疾首又备受煎熬的一段“暑光”(暑假时光),曾经再三斟酌对目标专业院校的选择,后来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报考中国人民大学,自己的考研历程用实践检验了亘古不变的真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而求替代效用与收入效用这道题是考研复习资料里自己唯一一道标记了三颗红星的大题,可见考它已在意料之中;那考场的相遇就是爱的最好邂逅,于是,考场上的自己心中顿时泛起一阵窃喜,而在读完题目之后才深深体会到高兴太早的滋味。原来,考场上的自己已不再是考研自习室里那思维敏捷的自己,而是对替代效用与收入效用一无所知的懵懂少年。顿时感受到,上帝在关上自己门的同时,也反锁了他所有的窗,从此世界都暗了。自从遇见了最可爱的我们,才发现世界依然有阳光,冬天的松柏依然可以长出嫩芽来。
小老师—刚东
课堂进行时
刚东开始了今天的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了希克斯和斯拉茨基是两位经济学家的名号,并引入什么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然后,用早餐搭配“2个包子+1杯豆浆”描述了完全互补效用函数,用个人对苹果的偏好,愿意用3个梨换2个苹果来描述了完全替代关系的线性效用函数,用苹果和梨的升级,随着手中的苹果越来越多,就会减到用2个梨换2个苹果,随着手中苹果的进一步增多,1个梨换2个苹果才肯去换,解释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得出我们最为常见的柯布-道格拉斯式效用函数,并写出了三种效用函数的一般形式和画出了函数图形。最后,用一道例题重点讲述了今天的希克斯(Hicks)分解和斯拉茨基(Slusky)分解。
研讨内容
内容讲述分为四个部分:(一)在初始价格,初始收入下求均衡时,满足效用最大化时的消费量;(二)在价格变化后,在初始收入下达到均衡时,求满足效用最大化时的消费量;(三)进行希克斯分解,维持初始价格,初始收入所达到的最大效用不变,在变化后的价格关系下求均衡时的消费量,并运用公式求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四)斯拉茨基分解,先求出在变化后的价格下,去实现消费初始价格下均衡时的消费量所需要的收入,然后根据均衡关系和收入约束求出最优消费量,运用公式求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研讨环节
张珣师兄提出了解答的另一种思路,构造拉格朗日函数,求偏倒来解答问题,并给小伙伴们演示了解答流程。雪明则运用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的方法,运用马歇尔需求函数、希克斯需求函数、间接效用函数和支出函数,直接套用公式解答此题,方法精辟,难度较大。志萌大哥做了总结性发言,刚东的解答方法,考虑到在座四位初学小伙伴的接受能力,从最一般的经济学原理来解答题目,便于大家对其中经济学含义的理解,易于掌握;张珣的解答方法多着眼于数理运用,可以不考虑经济学内在逻辑,去直接解答问题,方法上较为简洁;雪明的方法是对中级微观理论的高度应用,需要微观理论扎实的人才能驾轻就熟,运用自如。
至此,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撰稿:彭刚东
编辑:李颖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传染白殿风早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