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希讷乌 >> 基希讷乌政治 >> 二战前日本救助犹太人的ldquo河豚
来源:《外国问题研究》年04期
作者:文春美(-),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内容摘要:正当年希特勒上台后实行严厉的反犹政策而迫使大量犹太人背井离乡之际,远东地区不断侵略扩张的日本,在年至年期间,设计了一个把犹太人从欧洲吸引到“满洲”和上海,利用犹太人的财富和权势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秘密救助犹太人计划,称之为“河豚计划”。日本制定、实施“河豚计划”不是出于单纯的人道主义考虑,而是把救助犹太人作为外交手段,服务于改善日益恶化的日美关系的现实国家利益。尽管日本与德国结盟,但是日本没有像纳粹德国一样,在其统治区内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但是,“河豚计划”最终没有取得任何预期的效果,既没有引进欧美犹太人的资本,也没有起到改善日益恶化的日美关系。
关键词:“河豚计划”;《锡安长老会纪要》;安江仙弘;犬塚惟重;“卡斯普事件”
年至年期间,日本政府设计了一项秘密政策,后来被称之为“河豚计划”(FuguPlan)。“河豚计划”之所以会在中国犹太人研究领域产生巨大影响,是因为马文?托克耶(MarvmTokayer)根据战后发现的柯冈文件(KoganPaper)而创作的纪实文学《河豚鱼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与犹太人的秘密交往史》①的出版。在这本书里,作者归纳了“河豚计划”的主要内容,募集有才能的欧洲犹太人及美国犹太人的资本、影响力,达到改善日美两国关系的政治目的,并构筑日本帝国的“大东亚共荣圈”。②如果这个计划最终得以成功,那么就可能会拯救上百万的犹太人逃到中国来免遭希特勒的大屠杀,甚至可事前阻止日本与美国的战争,然而最终以失败告终。
从年至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河豚计划”的内容也更加详细和完善。在这一计划中,日本提出在中国的“满洲”和上海(年占领后)建立一个犹太人居留地的构想。本文围绕着“河豚计划”出台的背景、经过、实施结果、实质、对哈尔滨和上海犹太人社区产生了怎样影响等问题,回溯日本在不断扩大战争的过程中,如何利用犹太人问题试图摆脱经济大危机和外交困境。
近20年来,中国学界对上海和哈尔滨犹太人的研究已有不少积累,③不过在借鉴外国相关研究方面仍有待加强,日文档案为基础的日本最新研究成果尤其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chaoqiongq.com/jxnwzz/2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