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导师推介
深圳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深医院是全医院,是宝安区卫生健康局下属事业单位,是一家产学研一体医院,于年3月18日建成开业运营。医院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来安路99号,毗邻美丽的平峦山公园,由仿汉唐风格的建筑群和园林组成,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医院二期建设完成后,总床位数将达张。
医院坚持“疗效为王,患者为本”的服务宗旨,结合岭南地区实际病种发生规律,选择中医优势病种以及中医适宜技术,确定了“5+5+3”业务布局规划,在住院部开设针灸科、内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5个重点专科,门诊部设置儿科、皮肤科、治未病中心、国医堂和国际港澳台中医师诊疗部5个特色专科,在药学部设立中药质量检测控制室、中药临方制剂室、中药临方炮制室3个中药工作室。
医院为广医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积极筹备创建深圳市岐黄学院。现有在职员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为人,其中博士(后)15人,硕士69人;正高职称23人,副高职称15人;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名中医6人、博导6人、硕导16人、区高层次人才13人。柔性引进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1人,省名中医7人,其他中医药专家5人。建立金世元、石学敏2个国医大师工作室,武连仲1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以及7个省名中医工作室。
医院成功申报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项、宝安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关于新冠肺炎专项攻关课题7项、宝安区科创委卫生基础研究(非资助)项目20项。并启动了院内首届科研培育项目,评审通过19项;专家发表(包括已录用)中药研究论文共57篇,其中SCI4篇,中文核心9篇,科技核心6篇;出版中药相关专著22本,其中英文专著3本;省科技进步奖2项,发明专利1项。
岐黄之术,薪火相传。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的壮丽征途上,医院将紧握“双区驱动”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宝安中医服务体系“龙头”作用,推动医、教、研协调发展,不断完善“5+5+3”学科体系,加快推进医院二期建设,不断探索纯中医治疗新路径,传播推广中医药文化,谱写“健康中国”先行示范新篇章。
年招生导师杨光义
教授、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美国休斯顿大学药学院、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者。医院(集团)副院长兼深医院筹建副院长,兼任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执业药师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药材》、《中国药房》、《中国现代中药》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与药物新制剂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高水平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编高校规划教材及出版专著7部;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6项,市科技进步奖7项。先后获得“湖北省第十一届青年科技奖、湖北省第三批博士服务团工作先进个人、十堰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十堰市首届青年科技奖、宝安区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
招生专业:中药学()
研究方向:中药制剂及新技术、新剂型、新材料研究
邮箱:
.